从“沙进人退”到“人沙和谐”中国治沙经验贡献全球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风吹沙子走,抬脚不见踪。这是上世纪80年代,宁夏盐池人对家园的描述。如今,425万亩的草场犹如一片绿海,望不到边。
我们回国后,一定把在宁夏学到的技术和理念应用到我的祖国。前些天,来宁夏参加阿拉伯国家防沙治沙技术培训班的学员们,对中国防沙治沙成果赞叹不已。中国技术和中国经验,正在世界防沙治沙领域发挥着示范和引领作用。中国已连续15年实现了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双缩减以及荒漠化和沙化程度的双降低。
国家林业局荒漠化监测中心教授级高工孙涛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中国土地荒漠化和沙化扩展趋势已得到有效遏制,部分地区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人沙和谐的历史性转变。沙化面积连年缩减国家林业局最新监测数据显示,中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已从上世纪末年均扩展1.04万平方公里转变为目前的年均缩减2424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由上世纪末年均扩展3436平方公里变为目前的年均缩减1980平方公里。
沙化土地面积10年间减少了三个多上海的面积。孙涛说。中国境内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的10个重点沙区省份,经过几十年的防沙治沙工作,到2014年底,10省区荒漠化土地面积相比2009年缩减了10227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缩减了6337平方公里。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今后5年,中国将治理沙化土地1000万公顷,力争到2020年使全国50%以上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
产业治沙科学高效沙地如何变草场?宁夏盐池相关负责人透露,他们采用草方格固沙法,利用麦草、芦苇、稻草等材料在沙漠中制成方格,同时栽植柠条、沙柳等灌木,防风固沙效果显著。在中国沙乡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人工种植的沙生植物梭梭在沙漠边缘翠绿连片,长势旺盛。当地农民白会本说:种植梭梭不仅可以有效固沙,还可以接种肉苁蓉等药材。
种10亩梭梭年收入可达10万多元。全国近35%的贫困县、近30%的贫困人口分布在西北沙区,土地荒漠化加剧贫困。国家林业局局长张建龙表示,十三五时期,我国将努力实现沙区生态改善与农民脱贫的双赢,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发展林下产业脱贫一批。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教授张克斌向本报表示:要改变单纯以固沙为主要目标的传统防沙治沙理念,将沙化土地治理措施与沙区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提高沙区民众参与度,为沙化土地稳定修复提供有效途径。
治沙成果全球点赞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库布其沙漠,占地1.86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的第七大沙漠。25年间,通过植树种草、建锁边林,库布其人共绿化了5000多平方公里的沙漠,相当于七八个新加坡的面积。2007年,近百名全球治沙精英汇集到库布其七星湖畔,两年一届的库布其沙漠论坛由此开启。
2014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库布其沙漠生态治理区确立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在2015年的巴黎气候大会上,《中国库布其生态财富创造模式和成果报告》首次向全球发布,褒扬中国在沙漠治理、消除贫困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积极行动与贡献。
同样极具独创性的治沙模式,还有中国林科院科研团队研发并推广的低覆盖度防风固沙体系。中国林科院荒漠化所所长卢琦说,实践证明,15%-25%的低植被覆盖度不仅可以固定流沙,还可降低40%-60%的固沙造林成本。(严冰雷龚鸣)。
本文关键词:开运全站下载,开云·app(中国)官方网站
本文来源:开运全站下载-www.kyn9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