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400-123-4567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开云·app(中国)官方网站’一位知识分子的人生坐标——追记河北农大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保国

时间:2025-01-08 15:21:01 文章作者:开运全站下载 点击:

本文摘要:一位知识分子的人生坐标——追记河北农大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保国他是一位朴素得比农民还农民的大学教授。

一位知识分子的人生坐标——追记河北农大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保国他是一位朴素得比农民还农民的大学教授。他是一位付出毕生心血带领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科技专家。他是一位用58载闪光人生回答了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一命题的优秀共产党员。

他叫李保国,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每年在太行山区务农200多天,创新推广36项农业实用技术,帮助山区农民实现增收28.5亿元,带领10多万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他以扎根山区30多年的无私奉献,以对农民群众的深厚情感,标注了一位知识分子一心为民的人生坐标。

今年4月10日凌晨,李保国教授因劳累过度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噩耗传来,许多山区百姓自发在村里设置灵堂为他守灵。网络上,上百万人祭奠他,29万多网友在手机微信中为他点亮烛光。

他的骨灰,被太行山区不同地方的老乡带走,撒在他生前为之奋斗、牵挂的土地上。■农民急需的技术就是我们科研的方向脱贫为科研出题,科研为脱贫解难是李保国作为农业专家工作的主基调、红线条。河北农大科教兴农中心副主任李铁旺说,李保国的科研攻关,就是冲着农民脱贫去的,有同行说,李教授的项目,个个土得掉渣,可正是这些项目解决了农民脱贫的老大难问题。1981年,李保国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

椅子还没坐热,上班仅十几天的他就响应学校号召扎进太行山,搞起了山区开发研究。当时的太行山,水旱灾频繁,交通不便。脱贫致富,成了山区群众最急迫的愿望。李保国跟课题组的同事们选择了极度贫困的河北省邢台市前南峪村作为开发试点。

前南峪村的山体现了太行山的普遍特点:土层薄、不涵水,土壤瘠薄、有机质少,基本上年年种树不见树,年年造林不见林。他起早贪黑,跑遍了山上的沟沟坎坎,山当餐桌地当炕,躺在地上吃干粮一度成了生活常态。晚上则挑灯夜读,分析数据,寻求破解之道。

树木存活的唯一途径就是加厚活土层。土从何来?如何保证加厚的土层不被雨水冲蚀?一个个难题在白天的翻山越岭中,在夜晚柴油灯的陪伴中不断得到解决。李保国陆续提出深眼闷炮控制爆破松土蓄水技术、隔坡沟状梯机械整地技术、太行山片麻岩区蓄、集、整、改、排防洪减灾工程技术,聚集土壤,聚集径流让前南裕的山土厚了、水多了,树木栽植成活率从原来的10%一跃到了90%。

经过十几年的开发治理,前南峪变成了太行山最绿的地方。1996年,50年一遇的暴雨重创邢台西部山区,前南峪村却青葱依旧。李保国因势利导,引导群众栽苹果、种板栗。

如今的前南峪,林木覆盖率达90.7%,获全球生态环境建设500佳提名奖,人均收入达10600元。前南峪的致富经在周围村发酵,所在的浆水镇由贫穷镇变成了富裕镇。乡亲们说,是李保国传授的治山方法救了前南峪,救了浆水镇。1996年,李保国跟随河北农大科技救灾团来到内丘县岗底村。

洪水刚刚冲毁了村里的250多亩耕地。看着时任村党支部书记杨双牛难过的样子,李保国悄悄递给他一个小纸条,上面写着需要果树管理技术,我可以帮忙,后面留着他的家庭电话。

一个月后,李保国带着同在河北农大任教的妻子郭素萍搬到了岗底村住下来。白天,一座山接一座山考察,晚上,反复盘点治理方案。半个月下来,李保国拿出治山计划:一是人均2亩苹果,平均收入2万元;二是人均发展板栗5亩,平均收入5000元;三是人均2只小尾寒羊,平均收入3000元。

苹果成为大家的首选。村民在8000亩山场栽下20万棵苹果树。

为了让果农尽快掌握好技术,他编写了128道苹果标准化生产管理工序,人手一册,通俗易懂。按工序生产的苹果,果型、着色、个头像一个模子脱出来的。

岗底的苹果火了,1999年获昆明世博会银奖,富岗品牌2011年评上中国驰名商标。富岗苹果连锁基地发展到太行山和燕山11个县市的369个村,种植面积5.8万亩,产量超过1亿公斤,带动7万多农民脱贫致富。临城县凤凰岭鹅卵石密布,干旱缺水,开发难度大。

村民们说,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种树,种了死,死了种,再种还是死。1999年,他们找到了李保国。

李保国和群众一起,通过采样发现,表层是乱石滩,下面是僵石层。僵石呈强碱性,乱石滩不存水,根本种不活树。

把僵石刨出来,换上土不就可以了吗?在李保国指导下,绿岭公司在丘陵岗地开辟了治理战场,全面实施挖走鹅卵石、打破僵石层、开沟建立保水层、聚水节水保水的荒岗治理技术和有机肥改土、养鸡治虫、大树开心、见枝拉平的优质薄皮核桃绿色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如今,这些技术成果被荒岗丘陵区农民复制,仅邢台市山区就种植薄皮核桃60万亩,年产值超过20亿元。2014年,南和县开始发展红树莓产业。

由于缺少技术,树苗成活率仅有10%左右。项目负责人周岱燕慕名找到李保国。

当李保国了解到这是一个快速脱贫致富的好项目时,应承了下来。在一个多月时间里,他跑遍了东北三省、山西、河南等地,考察基地、调查市场,拿出了一套发展方案,先后抽调5名硕士研究生进入树莓技术课题组,搞基础研究工作,还动员国家林科院育苗中心专家加入,专攻红树莓的组培及红树莓新品种的培育。

在李保国技术团队的支持下,南和县建立了国内最大的树莓种苗组培中心,年产树莓种苗1500万株,可满足2万亩土地的种植发展需求。目前,种植面积近7000亩,辐射河北10多个县,农户每亩增收5000元以上。

30多年来,李保国主持完成的太行山石质山地爆破整地造林技术获国家七五重大攻关成果荣誉奖,10多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而这些技术,都是贫困地区群众最急需的技术。

李教授常说,农民急需的技术就是我们科研的方向,要多搞雪中送炭的技术,不做锦上添花的文章。李保国的搭档河北农大教授齐国辉说,李保国技术的最大特点就是接地气、能治穷、有市场。

■把我变成农民,把农民变成我稀疏的头发,黝黑的皮肤,朴素的衣裳,长满茧子的双手,在人们的印象里,李保国活脱脱一个农民形象。让农民亲近科技、掌握科技,农业科技工作者先要学会当农民。

几个月前,李保国在接受采访时说,把科技转化成生产力,必须让技术长在泥土里。30多年来,李保国在山里务农的时间年均超过200天,成了一个不打折扣的农民教授。在前南峪时,他和妻子郭素萍都是课题组的主要成员,夫妻俩根本无暇顾及远在保定的家。

不得已,他们只好把年迈的母亲和一岁多的儿子也接到村里,一住就是4年多,成了地道的山里人。他的课题叫小流域的立体开发,好多村民都管他的儿子叫小流域。

1999年,临城县凤凰岭着手开发时,荒山野地中盖了5间窝棚式的小房。项目负责人高盛福想把李保国安排在县城宾馆。李保国说:我不是来享福的。

住在城里耽误时间,还不能掌握第一手资料,哪能行!李教授带头把自己的铺盖卷放在了窝棚里。一些员工抱怨环境艰苦,可看到保国老师这样的大教授,与大家一起干、一起苦、一起累,就再也没了怨言。高盛福说。

从武邑县一个农民家庭走出来的李保国,一直揣着浓浓的三农情结。他常说,我是农民的儿子,见不得穷。还有许多山区农民在过苦日子,我必须把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全部贡献出来。

太行山的父老乡亲富起来了,我的事业才算成功。作为一个林业专家,一定要了解农民,给他们听得懂、用得上的知识。

李保国说,农民最讲究眼见为实,要让农民把技术学到手,必须先做给他们看,再带着他们干。在岗底,李保国推广苹果套袋技术。这项新技术当时在河北省尚无先例。

苹果不见光还能长?面对群众的不理解,李保国拿出5万多元科研经费买来纸袋,手把手教村民套袋。秋天,套袋苹果又大又红,5两到6两的每个卖10元,8两以上的每个卖50元,最高的卖到了100元,而没套袋的苹果还是卖不上价钱。这下,群众服了。

高盛福回忆,在绿岭核桃新品种实验攻关时,李保国为了掌握核桃开花授粉的第一手资料,每天背一个水壶,从上午10点一直盯到下午4点,中午就在现场啃两个馒头,一盯就是一个多月。2003年夏天,正在进行人工干预实验时,突降大雨。

李保国用伞给核桃新苗遮住了雨,却把自己淋在大雨中。多年来,李保国研发出一系列先进适用技术,如太行山板栗集约栽培技术、优质无公害苹果栽培技术、绿色核桃配套栽培技术等。所有这些技术,他都免费甚至贴钱提供给农民。2007年,李保国在日本长野县信州大学搞梨树矮化课题研究,看富士苹果的发源地管理技术世界一流,便打电话给他爱人,要岗底技术员杨双奎来学习,路费不用出,饭费不用拿,全由他掏腰包。

30多年来,李保国先后培训太行山、燕山贫困地区农民数十万人次,推广标准化林业技术累计面积1000多万亩。2010年,岗底村191名果农获得国家颁发的果树工证书,岗底村也成为全国第一个持证下田的村庄。多年来,李保国荣获河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全国绿化奖章、河北省特等劳动模范等多项荣誉。

但他最乐见的却是一个又一个农民变成了农业专家。这辈子最过瘾的是干两件事:一是把我变成农民,二是把越来越多的农民变成我。

李保国不只一次说。李保国不仅是科技攻关的高手,也是甘为人梯的良师。他常说:一个人本事再大,意志再坚,力量还是有限。

我要让更多学生成长为扎根山区、服务三农的有用之才。30多年来,李保国先后承担了57项国家和省级科研课题,大批学生被他赶到田间地头,把所学知识与生产实践结合。

在这种手把手、肩并肩的实践教育中,许多学生取得了骄人的科研成绩。学生汤轶伟,在读研究生阶段进行了核桃树枝条伤流规律研究。

以前核桃树都是冬季修剪,但这样刀口容易流失水分。在李保国的指导下,汤轶伟经过上千次实验,颠覆了冬季修剪的传统做法,将剪枝时间确定在春季发芽前的20天以内,避免了因剪枝时间不当造成营养流失。

目前,这一创新成果写进了教科书。学生史薪钰,在平山县葫芦峪的山地开发中,从事坡面结构稳定的影响因素研究。在李保国的指导下,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取得了当年治理、当年坡面稳定的效果。目前,史薪钰的研究成果已在全省推广。

保国是跟随河北农大太行山道路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深深懂得实践对科研和教学的重要性。李保国的大学同学、河北农大校长王志刚说。为了让李保国拿出更多的科研成果服务太行山区,河北农大为他的课题组建设了3个专用实验室,并配备了全新的科研设备,学院的综合实验室也优先保证他的研究生使用。

李保国及时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充实到教学内容中,把生产一线的信息作为信号,更新教材,更新讲授内容。他主讲的课程生动、形象,指导性强,备受学生推崇。他一直都上着本科生的课,我说你实在忙不过来就象征性地上几次课,剩下的给年轻老师分分。

他坚决不同意,说要从本科阶段开始引导,使学生热爱农林专业。河北农大林学院党委书记卢振启说。李保国带的硕士研究生,七成以上考上了博士,而且全部拿到了国家奖学金。

■健康给我下绊,我与生命赛跑李保国教授去世的噩耗震惊了整个河北,他生命里最后10天的行程更让人们敬仰、哀痛!4月1日,邢台南和;4月2日,邢台前南峪;4月3日,邢台南和;4月4日,邢台保定;4月6日,邢台内丘4月8日,顺平保定李保国的日程表详细记录着他心系农民、情洒太行的赤子之心。李教授啥时来俺们村指导啊?在他离去几个小时后,那些不知噩耗的农民兄弟,还在期盼着他的帮助。岗底离不开你啊!早知道你会走,我怎么也得让你好好休息休息!内丘县岗底村党支部书记杨双牛说,4月6日,他们还在一起讨论太行山生态大花园的建设规划。

谁也不会想到,李保国的生命,已经进入倒计时。4月8日上午,李保国从顺平赶回保定。

此时,58岁的他已经一个多月没有好好休息了。本来,这次河北省科技厅在顺平举行的山区开发会议,有同事劝他派别人去,他却说:不行。

因为他牵挂着山区开发的整体科技规划,也牵挂着一个个具体的科研项目。一个多小时的山路赶回来,李保国来不及休息,立刻召集课题组成员开会讨论,为第二天在石家庄召开的20142015年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中的河北省山区苹果产业技术创新与示范体系建设、河北省山区核桃产业技术创新与示范体系建设、河北省山区特色杂果产业技术创新与示范体系建设3个项目的验收会作最后的准备。

讨论一直延续到饭桌上。李保国没有午休,下午3时讨论一结束,就自己开车,带着部分课题组成员奔赴石家庄。

下午5时,一到石家庄,李保国立刻叮嘱课题组成员们为第二天的科技项目验收会作最后的准备,自己则见缝插针地忙活其他科研项目。等李保国忙完,已近晚上10点了。仍不放心的李保国一一敲开课题组成员的房门,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确认明天的签到表做好了吗?验收表做好了吗?专家投影仪准备好了吗?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李保国才放心回房间休息。

4月9日是周六,科技项目验收会接近中午才结束。同事们返回保定,李保国和同为农大教师的妻子郭素萍却留了下来。他们要去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参加一个有关果树节水灌溉项目的会议。

李保国一再说这个项目很重要,因为它关系着产业发展、农民增收,而这些,恰恰是他30多年来最关心的问题。妻子心疼他,劝他饭后休息15分钟再出发。

李保国却发了火:时间提前定好了,让人家等我吗?会一直开到傍晚,李保国却舍不得在石家庄住一晚,又一次迎着朦胧夜色踏上归途。周一、周二在校给本科生上课,周三去青龙,周四去滦县回程路上,李保国仍像平常一样,一项一项交代妻子安排下一周的工作。今年春节之后,虽然开始明显憔悴,可李保国仍坚持下乡20多次,赤城、平山、南和、临城、行唐、岗底、前南峪李保国的同事们都说,这30多年,他干了比普通人70年还多的工作。

同事和学生经常劝他多歇歇,保养一下身体。可他说:老想着病,也不可能活多大年纪。

健康给我下绊,我就与生命赛跑。没啥可怕的,跑一跑更舒服。一路上,李保国的手机响个不停,妻子一直在帮他接听,为他传话。这是这对科研伉俪在路上的常态。

熟悉李保国的人都知道,他的手机24小时开机,通讯录里超过三分之一的号码是普通农民的。无论何时何地,每位素不相识的农民打来电话,他都会耐心地接听解答。从石家庄回到保定时,天已经黑了。晚上8时15分,李保国才开始吃晚饭。

因为工作太忙,8点以后吃晚饭已经成了李保国的习惯。晚饭是杂豆粥、咸菜疙瘩,还摊了几张鸡蛋饼。可李保国吃不下。

妻子好说歹说,李保国才勉强吃了一张。今年春节过后,李保国的饭量突然变小了。出差在外,午饭李保国也经常只吃半两米饭、几口咸菜。

只有最亲近的人才知道,李保国的病有多严重。因为常年高强度工作,1998年李保国患上了重度糖尿病。

2007年,重度疲劳性冠心病又缠上了他,经北京多家权威医院诊断为血管弥漫性堵塞,已无法进行常规支架或搭桥手术,只能多休息、保守治疗。但李保国闲不下来。

他甚至戏言:让我干下去吧,万一有一天我严重发病,缓得过来就缓,缓不过来就算了。因为食欲减弱,春节后短短两个月时间,他的体重下降了十多斤。大家都劝他去医院看看,李保国却总推托说没时间,还戏称饭量减小是低能耗高效率。李保国的学生施丽丽清楚记得,以往,虽然疾病缠身,可只要一下村,李保国精神显得比谁都好,走得比谁都快。

但3月9日,到滦平示范区实地勘测那次,因为山路通不了汽车,大家只好徒步爬坡,李保国曾在路边轻声叹息:你们先走,我慢一点爬不动了。吃完晚饭,工作电话又从李保国的手机上一个个拨出接入。

已经是晚上9时了,李保国还在电话里跟南和县中国树莓谷产业园负责人周岱燕沟通建设树莓采摘园的事情。这是李保国生前留给世界的最后话语。4月10日凌晨2时,妻子被李保国不顺畅的呼吸声吵醒他已经双眼紧闭、呼吸困难,说不出话来。

这一次,李保国再也没能缓过来。得知李保国去世后,河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克志第一时间作出批示,称李保国是时代楷模,为贫困地区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作出了卓越贡献,对他不幸逝世表示沉痛哀悼。4月12日,河北省委作出《关于追授李保国同志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决定》。

4月12日上午10时,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遗体告别仪式在保定殡仪馆举行。河北省委书记、省长等省领导送花圈。

省委副书记赵勇及社会各界数千人参加遗体告别仪式。李保国去世后,自发性的群众追悼活动陆续开展。

邢台县前南峪村、内丘县岗底村、临城县核桃基地,以不同形式开展追悼活动。阜平县、平山县分别举办追悼会,纪念李保国同志。

苹果花开的季节,李保国走了,走得让人牵肠挂肚。山区百姓们说,李保国的魂没有走。

这漫山的苹果树、核桃树,是李老师的血汗化成的,这里的树,这里的山,都是李保国。在人民心里,李保国永远与太行一体,与群众相依。(记者耿建扩通讯员宋国强)。


本文关键词:开运全站下载,开云·app(中国)官方网站

本文来源:开运全站下载-www.kyn97.com


【产品推荐】